电 话:0817-2801866
投诉电话:0817-2812233
网 址:www.ncbxxh.cn
太保家园 | 九旬教授的新生活
徐元植教授1960年开始从事电子磁共振波谱学研究,曾多次访问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0几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50多所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电子磁共振波谱学的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作为EMR领域的专家和前辈,徐元植教授为EMR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山之作】:他较早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引入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成果被载入国际权威教材,美国《化学评论》盛赞其“开辟了配位化学的新维度”。 【荣誉等身】:两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学术论文多次被引用。 【桃李天下】:执教半世纪,为国家培养了数十名硕博人才,更将毕生积蓄200万元捐赠母校,践行“真正的科学精神在于传承”。 92岁的徐元植教授是把顺磁共振技术用于中国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的重要推动者。1980年,他应卢嘉锡教授邀请调到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84年转赴浙江大学,历任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生涯中,他多次担任重要职务:1987年当选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出任《波谱学杂志》编委;1990年受邀担任国际期刊《Applied Magnetic Resonance》编委,1994年升任该刊国际学术顾问。2002年,他受聘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学院院长。 一次偶然的社区体验,让徐教授改变了养老观念。他说这里配套齐全、文化课程也多,浓郁的文化养老氛围让自己也有动力拿起毛笔练习书法了。更让他欣喜的是,这里住着好几位志趣相投的老教授,闲暇时间还能聊上几句。 ▲徐教授在社区练书法 每次回到浙大求是村公寓,徐教授总会兴致勃勃地向邻居介绍太保家园杭州社区。邻居们一听“养老社区”,还以为是旧式养老机构,可听完徐教授在杭州社区的生活后,也心动地想要体验入住。谈及传统的"养老要等到走不动再说"的观念,他直言不讳地反驳:"我的观念是养老要还能活动的时候才需要养老,这样人才能够活的长久。人生任务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应该要在养老社区好好地享受了!" 多元化文娱 近日社区新开设了门球课程,这项讲究战略战术的适老化运动,不仅在社区里引发热潮,更令年过九旬的徐教授跃跃欲试,重燃运动热情。 ▲徐教授参加门球课 太保家园杭州社区以南宋御街为中心,构建起涵盖书法、声乐、运动、手工、科技、非遗讲堂等全维文娱矩阵。百余场精品活动贯穿四季,更有以"生活四艺"为轴,延展出的香道品鉴、宋式点茶、水墨工笔、古典插花等传统文化体验。 科学性膳食 徐教授说这里轻松地就解决了生活琐事上的烦扰。社区餐饮服务兼顾美味与健康,几百种菜品由星级大厨根据营养需求设计,并随廿四节气更新时令菜单。 每周至少一次由营养师陪同居民一同选餐,帮助居民们进行科学的营养搭配。居民可自由选择低嘌呤、低糖、低脂的健康套餐,或通过单点模式满足个性化口味。饭后同老伴下下棋,在平凡的日子里品味着乐趣。 全方位医护 社区内设护理院提供急救与日常诊疗,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并联动本地三甲医院绿色通道,确保紧急救治高效响应。健康管理服务覆盖全周期需求,从年度体检、健康档案建立到慢病管理与康复训练,形成预防-干预-追踪的完整闭环。 徐元植教授的养老选择,不仅是个人养老方式的转变,更折射出社会对高知长者晚年需求的重视。太保家园杭州社区通过专业服务与文化氛围,为长者们提供了清净而不孤寂的生活空间——无论曾是何等领域的“执剑人”,在这里,他们的热爱与价值始终被尊重。